返回

神詭大明:靈能飛昇 第三十九章 鶴鳴九皋聲聞於天

-

古人皆佩玉,素來是高潔的象征。

玉器對靈能的導向極佳,越純粹,越華貴。

但此時碎玉,頗有不祥之兆。

徐階麵色如常的舉起酒樽:“來,諸位且滿飲!”

與此同時。

兵部尚書譚綸抵達京畿。

隨行的二十餘位騎士裹著厚厚的罩袍,渾身都被雪水打濕。

譚綸手下的親信和師爺則停留在薊州,打理後事。

遠隔數十裏。

譚綸和手下便看見京城的靈力暴動。

皇帝暴怒之下,肆無忌憚的靈能巡視京師。

橘紅色的天幕下,搜山檢海的靈光一刷。

所有人都隻能被迫放開限製,任由皇帝檢閱。

被皇帝暴力蠻橫的碾壓過去。

城東的宅院中數個腦袋無故炸裂。

張居正和其餘人等將靈光收斂到極致,保持靜默。

譚綸也被波及,座下的天馬當場就癱軟在地。

等宮禁和各處巡查的禁衛紛紛散去。

譚綸看見了出來洗街的五城兵馬司。

還有一臉怨氣的修士們,施展水法。

譚綸勒住天馬,將韁繩甩給親信,在承天門前下馬。

張居正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承天門前。

仔細想來,兩人已經數年未曾會麵。

北方的風雪將譚綸打磨的愈發冷硬。

張居正靜靜的佇立於承天門前。

來來往往的人流紛紛繞行。

張居正聽到熟悉的腳步聲,罕見的露出笑顏,拱手道:“子理兄。”

“太嶽,今夜一醉方休!”戰爭使人麻木,譚綸難得見到熟悉的好友,當即大笑而至。

張居正拍了拍譚綸的肩膀,一切儘在不言中。

“陛下在社稷壇等著咱們呢。”

譚綸停下腳步,亦步亦趨的跟著張居正:“太嶽,為何如此倉促調我回京。”

“若非必要,我怎會將你調回來。”張居正也難。

不把六部的人馬換一遍,他很難做事啊。

譚綸又道:“如今北邊的形勢很嚴峻啊,元敬兄手下凍死的軍士有數百人。”

“還有宣府的軍將攔路搶劫,兩邊鬨的不甚愉快。”

譚綸甚至不好說,實則兩邊已經見過血了。

張居正按住眉心耐心解釋:“子理,你在地方做的再好,終究是不能上達天聽,治根不治本啊。”

“這是南北問題,但歸根到底,源頭在廟堂上。這事你得請陛下為你們做主。記住,如實交代。”

重在一個誠字。

至於輜重的問題。

國庫的銀子和糧食有的是但運不上去啊。

大雪封山,寸步難行。

“我這一走,元敬兄可就獨木難支了。”譚綸還是放心不下。

“總會有辦法的。”張居正勸慰道。

戰無不勝的大明鐵壁,軍神,戚繼光,未嚐一敗。

古往今來,曾幾何時有這樣的將軍。

穿過層層疊疊的大漢將軍們,兩人同時噤聲。

譚綸深吸一口氣,跟著張居正,一同踏上了祭壇。

“臣張居正,兵部尚書譚綸,拜見陛下。”

“免禮,賜座。”朱翊鈞清脆的聲音從帷幕後傳來。

青紗帳徐徐打開。

這也是譚綸第一次見到皇帝。

當真是風姿英偉,相貌清奇,與凡夫俗子不同。

朱翊鈞盤坐在蒲團上打量著這位老臣。

或許是塞外的風雪重新塑造了這個人。

朱翊鈞覺得這個人和朝堂上的眾人格格不入。

一個南方人卻操著一口北方的腔調,帶著冷硬和苦悶。

朱翊鈞笑道:“譚子理,朕知道你。”

譚綸頓時鬆了口氣:“臣慚愧,略有幾分虛名。”

朱翊鈞對著張居正笑道:“先生,此人不像你說的那般脾氣火爆,言之不實啊。”

譚綸身體僵硬了一瞬,他再暴躁,也得看臉色啊。

君不見,高拱那牛脾氣,都知道見機行事。

張居正緩緩搖頭:“陛下且拭目以待,日久見人心。”

裝的人模狗樣很容易,但裝一輩子,就難了。

朱翊鈞這才直入主題:“那麽,譚子理,依你之見,這場仗該不該打。”

和東籲的戰爭不溫不火,朝廷卻一直在備戰。

近日彈劾殷正茂的奏疏一下就多了起來。

這個問題也是最為兵部尚書的首要問題。

譚綸聽後,起身俯首道:“臣以為,此事當速決之,不可拖延日久。集結重兵,一舉功成。”

不要和東籲陷入噁心無比的拉鋸戰。

要打就一路打到他們的國都去。

“明歲春暖花開,大雪解凍,綠皮天災近在咫尺。”

“故臣以為,若要掀起大戰,此戰最遲要在明年春天解決。若敵寇群起而攻,大明腹背受敵,則情勢危矣。”

“不然,則當以緩圖。”

大明要極力避免雙線開戰的情況。

朱翊鈞把玩著念珠,聽了譚綸的論斷並不意外。

出動京營的本意,就是為瞭解決徐階的問題。

和東籲的戰爭,根本目的是拒敵於國門之外。

朱翊鈞的沉默將祭壇上的時間無限拉長。

譚綸擦了擦額頭根本不存在的虛汗。

張居正笑眯眯地看著譚綸。

讓你什麽話都敢亂說。

多少人在這裏麵吃飯。

船廠和軍械廠吸收了大量流民。

此乃百萬黎庶衣食所係。

這些擴張的軍械廠和船廠,已經是大而不能倒。

朱翊鈞笑道:“子理,此話說的在理。”

這個兵部尚書可以走馬上任了。

譚綸鬆了口氣。

但隨後朱翊鈞話音一轉:“朕知道,你們在北邊受了委屈。藏了一肚子話,讓朕也聽一聽,這些地方有多跋扈。”

張居正瞥了一眼皇帝。

好嘛,拉偏架拉的如此明顯。

譚綸心情都舒暢不少。

他活動有些僵硬的手腕,收拾齊整,半坐在矮凳上。

這份苦悶,是真的苦啊。

譚綸將一切緩緩道來。

“陛下容秉,元敬麾下的南北兵矛盾日益加劇,宣府方麵屢次三番的越界搶功……”

如此種種,不可勝數。

“求陛下做主。”

說出來之後,譚綸總算是舒服多了,實在是不吐不快。

相比於缺衣少食,這些對於修士們而言不算什麽。

重要的是充滿惡意的同胞和友軍,太糟心。

宣府的兵馬對他們飽含惡意,時常漠視著薊縣的修士們陷落綠皮手中,卻冷眼旁觀,不施展救援。

朝廷卻要他們一再忍耐,忍受這糟糕的環境。

因為一句顧全大局,他們退讓,受委屈。

但在張居正看來,戚繼光統領的南兵本就是客軍。

真要南北一體,上下一心,那纔是麻煩。

甚至朝廷都在有意引導這種氛圍。

這是在朝廷在君主缺位後,不得不發展的辦法。

現在新君正位,上下交泰,正需要重新彌合。

張居正剛欲開口。

朱翊鈞緩緩搖頭,敲響了一旁的大磬。

銅製的金器發出刺耳的轟鳴。

“地不分南北,人不分老幼,不論貴賤,朕皆一視同仁。這種極其惡劣的情況,必須嚴懲。”朱翊鈞說道。

得到了皇帝的表態,譚綸心下稍安,躬身行禮:“陛下天恩。”

有時候他們需要的隻是一個態度。

正所謂鶴鳴九皋聲聞於天。

朝堂上太需要一個為他們發聲的人了。

送走了譚綸,朱翊鈞對著張居正說道:“如此做派,真是令人感歎。”

人和人的差別比狗都大啊。

明明混沌大敵的腐化無時無刻不在進行。

和綠皮的戰爭如火如荼。

南北的爭端,鬨的沸沸揚揚。

“陛下,此事也怪不得他們。”張居正不得不為自己的同僚們挽尊。

刑部尚書王崇古走馬上任。

皇帝的態度很可能會讓他非常難做啊。

“確實,他們是壞,不是蠢。”

朱翊鈞嘲諷道:“朕知道先生的意思。本意是好的,但執行壞了。但他們分明就是在以商亂政,彼輩貪得無厭,取死有道。”

張居正默默為這些人稱量,這些名頭已經足夠他們死上幾回了?

朱翊鈞仍在輸出天語綸音:“都是為朝廷做事,為什麽總是做的越多,受的委屈就越大。”

馮保虔誠無比的抄錄下來。

數額巨大的馬市不夠他們吃。

還伸手指向軍隊。

裹挾邊軍挑動對立。

怎麽,想造反啊?

張居正啞然,等候皇帝最後的定論。

總要有人來承擔責任吧。

朱翊鈞將張居正扶起,歎道:“這一切的過錯,都歸咎於朕啊。”

張居正短暫地迷茫了一瞬,他猜錯了?

朱翊鈞直視張居正,說道:“朕慚愧啊,朕對他們太寬容放縱了。”

“這些罪魁禍首,定要一一拿問。”

“當族誅。”

張居正皺眉,是不是太浪費了:“陛下,何至於此啊……”

馮保在此刻跳了出來,大聲慶賀:“君父慈悲!”

冇讓這些人成為孤魂野鬼。

簡直就是大善人啊。

張居正默默嚥下這口話:“陛下所言甚是。”

好吧,現在不是南北矛盾了。

是皇帝和這些膘肥體壯的晉商的矛盾。

一切問題的解釋權歸於皇帝。

張居正想著。

事情被譚綸這個撅脾氣的捅到明麵上。

死道友不死貧道友。

戚繼光動不得。

皇帝不願他受委屈。

那朝廷隻好秉公執法。

張居正又說出重複了無數次的話語:“臣謹遵帝命。唯賴陛下,蒼生倚庇。”

-

本站所有小說由網友分享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立即予以處理。

電腦版 | 返回頂部